尼 • 古 • 拉 • 斯
心裡一直有那旋律、節奏和色彩
心裡一直有那旋律、節奏和色彩
🚪
目標
人生有志業,就算是目標。公司有目標,才能續成長,品牌才有方向。
🤿
方向
目標或夢想指引著我們, 望向那個遠方,讓我們心裡有方向,想像未來。
🏖
策略
想怎麼前進前,確認願意向目標努力? 既然要努力,就先策略思考。
🍣
做法
思考後,作法就會出現。若無思考,做法像在樹林裡靠運氣撿樹枝。
人類靠著社會化機制而能群體發展。在人的社會中任何計畫、工作也得靠著組織起來才能推動和實現。在企業運行中,最關鍵的就是組織發展。組織若能發展,成員才有成長得利的機會,若組織不能正向發展,成員就可能怠惰或脫離組織。
在不同規模企業經驗中發現,主事主管的第一要務就是組織發展。一旦忽略了這件事,或讓這件事遠離排序第一的位置,單位或公司就不妙了。
人類的老祖宗很清楚要安全地活下去,就得隨時因應環境的變化。
人類甚至得比其他物種或是競爭者更敏感、更小心、更積極地去觀察環境,去審視眼前的每一個訊號、癥狀和軌跡,並且時時刻刻在心裡面盤算、推估甚至預測接下來的狀況,包含天氣、水文、地貌、獵場的改變。
群體裡面一定有特定的人,要擔負起這樣的任務。這個人可能是巫師、軍師或是領導人,他,的責任很重大。
競爭與合作
Thinker & Doer
在過去學習階段或曾參與過的音樂、媒體、科技、行銷產業,我漸漸發現自已經常性地以兩種思維、兩種角色原型,扮演不同身分,提供雙向的價值。就像在自然世界的「二元」結構(明與暗、陰與陽、上與下、大與小、正與反、左與右、善與惡、男與女...等等),同時存在狀態。
從小時候我就展開了這樣的自我訓練。如在一個小學的節奏樂隊裡,我同時扮演著長笛手和短笛手,意味著在演奏曲目中經常性吹奏著主要旋律,要能掌握音量大小和節奏來表達情感,但同時我得扮演著協助指揮老師製作大譜表、維護與管理練團室所有儲存樂器的鐵櫃上鎖開鎖、練團室的清潔與門禁...等等事務性管理角色。
不管後來在不同時期我身在何種環境與擔負什麼角色,我學會了要做任何事得先思考後,決定作法,再去實踐。這樣的作業習慣,在我進入到大型企業或廣告公司時更形重要。也造就了我的思維架構與實踐方法。
策略
想達成的事應有方略。策略(戰略、作法)在思考層級與次序上與戰術(做法)是不同的。
任務之前必先確定目標
預先釐清困難以及挑戰
找出解法也是贏的方法
戰術
「術」指的是實際的做法。但是決定做法之前,應該先確定形勢下的方向選擇,得先選擇「策略」。
可實施方法之下的做法
詳盡安排可執行的計畫
努力執行但可調整計畫
價值
策動人心、激起動能的基礎在於對「價值」(有益)的信仰。探索、挖掘出事物的價值能賦予人動力。
對別人好也對自己好的
能帶來系統性正向發展
值得保有、維護與延續
生態
環境變動但常有其規則。不管是物理世界或人際互動場域,善用生態思維更能解讀出實用的「世界觀」。
生態中每個角色皆自主
角色彼此進行價值交換
競爭與合作同時是常態
策略先行
實現目標 ← 策略先行
戰術計畫
達成任務 ← 規劃詳盡
專責團隊
成功行動 ← 分責授權
強力領導
策動組織 ← 優異領導
貫徹執行
貫徹計畫 ← 堅持應變
人類的文明演化因為社會裡的理性與人性。理性讓人看清事與物的道理,人性讓人感受和珍愛。人性帶來感性,有正與負面的基底,也有善與惡的分野。但情感大多是直接的、難虛假的,時時變化與流動著。
我從音樂中成長啟蒙,在藝術裡隨緣入世。但同時科學讓我理性思考、辨識不同。在一段段不同階段際遇裡,像是被計畫安排好的,我依序學習讓理性纏繞著情感的本體。